信任是最有效治疗的根基
“必须立即手术,才能抢救病人的生命!”脑外科主任成旺兴快速地向家属交代病情,嘱咐马上商量做出决定。
十分钟后,患者的家属用威胁的语言说,成主任你必须确保这孩子万无一失,否则你将承担一切后果。要不立马给我开一个转院手续。
成旺兴向他们解释说:“你们要转院治疗,可以。但现在病人已经深度昏迷,一侧瞳孔开始散大,如果现在转院,一路颠簸,极有可能加快出血,导致病人死亡。”
病人家属似乎平静了许多,语气也缓和了下来,焦急的问,成主任那该怎么办?
看到病家无奈的神情。成主任说:“只有快速抢救才有生还希望,转院已经不现实了,必须立即手术,根据成旺兴主任的分析、患者家属在心中充满了信任。也十分配合成主任的工作,手术取得了突破性成功,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病人得到最满意的疗效,顺利恢复出院,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
成旺兴告诉记者,病人家属当时的心情和考虑要转送到条件更好的医院抢救的想法完全正常,但他们不懂得医学知识以及转院途中的危险性,在病急时难免考虑欠周到、理性,这就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医生客观、合理地分析、解释现状。医患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战胜疾病。在这一过程中,医患沟通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无从建立信任,也就难以对患者进行最有效的治疗。
成旺兴说作为医者,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要善于站在病人角度、立场想问题。从病人或家属的角度来说,也要理解目前医疗的局限性,当前世界上还有许多疾病没有攻克,任何操作、手术都有风险,到了医院不等于进了“保险箱”。一旦出现意外或疗效达不到患者期望时,应理性对待或表达诉求。只有医患双方都持一个理性、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医患和谐才能水到渠成。 本报记者:莫开武